觀點

黃日燦看併購, 八大電視 安博凱殷拓輪番入主, 經濟日報

八大電視是由台灣影視圈聞人楊登魁與林柏川於1997年創立,擁有國內數個有線電視頻道,除了自製節目外,也從國外買入大量節目及偶像劇,引進不少膾炙人口的熱門韓劇。由於有線電視即將邁入數位化,需要大手筆加碼投資,市場變化程度頗高,八大電視的大股東乃有意急流勇退,趁高出脫持股。

系統頻道業者 關係微妙

我國有線電視市場分為51區,同一區只能有一家系統業者經營,但同一系統業者不得超過全國系統經營業者總家數的三分之一,所擁有的訂戶也不能超過全國總訂戶數的三分之一。

在這樣的法令架構下,我國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在完成一區一家後,除少數獨立系統台外,多再透過水平整合組成持有複數系統的多系統經營者(MSO),目前是由台灣寬頻、凱擘與中嘉三大系統業者稱霸,瓜分了大部分的有線電視市場。

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對用戶的收視費,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(NCC)依相關法令制定了每戶每月新台幣600元的上限,各縣市政府在此上限下可再各自訂定收費標準,目前各地區每戶每月收視費約在500元至600元之間。

從這個收視費中,約相當於每戶每月240元的部分是系統業者應給予全體頻道業者的版權費;至於具體支付給每家頻道業者的版權費額,則由各該頻道業者與系統業者每年談判商定。

頻道業者的主要收入來源,就是上述版權費以及電視廣告收入。近年來,由於景氣衰退影響,電視廣告收入大幅下滑,部分縣市有線電視系統收視費又常遭調降,頻道業者的營運壓力日增。尤有甚者,目前NCC發出的電視節目頻道執照共有200多張,但各家有線系統台卻僅可容納約100個頻道上架,僧多粥少,供需失調,讓頻道業者更難與系統業者分庭抗禮。

由於系統業者與頻道業者是分食用戶收視費的兩大陣營,彼此互動關係微妙。倘若系統業者能夠垂直整併頻道業者,則可「肥水不落外人田」,節省每戶需要支付給頻道業者的版權費。反之,頻道業者若能結盟強有力的系統業者,則應可爭取較好的上架機會和較佳的版權費。

安博凱 間接持有股權

因此,這些年來國內各大MSO與頻道業者尋求聯手的消息不斷。台灣寬頻與年代電視等頻道業者靠攏走近,而凱擘併購東森電視以及取得緯來代理權,均為著例。

國際私募股權基金安博凱繼2006年入主MSO中嘉後,於2008年又進軍八大電視,也將版圖擴展到頻道業者。由於八大電視在交易之前即已撤銷公開發行,因此相關資訊不明,但據若干媒體報導,安博凱似乎取得八大電視六成股權,而楊登魁與林柏川則繼續持有其他四成股權。

八大電視為衛星電視台,依衛星廣播電視法規定,外資直接持股應低於50%。有鑑於此,安博凱的投資是透過3家台灣子公司間接持有。NCC認為法有明文限制外資直接持股,但未限制間接持股,因此表示安博凱投資八大電視的架構於法並無不合。NCC的解釋有助於鼓勵外資來台參與有線及衛星電視產業,但似乎也讓衛廣法「外資持股不逾半」的限制意旨形同虛文。

雖然安博凱旗下的中嘉是系統業者,而八大電視是頻道業者,兩者營業項目的性質並不相同,但因中嘉市占率已達有線廣播電視市場的四分之一以上,依照2002年頒布的《有線廣播電視頻道供應者與系統經營者垂直結合申報案件審理原則》,安博凱入主八大電視須向公平會提出結合申報,而公平會在審理後為維護公平競爭,也要求安博凱就八大電視所屬頻道的節目授權,不得促使八大電視對其他系統業者無正當理由而拒絕交易,或藉價格或交易條件作不正當競爭行為。

60億元轉手 殷拓吃下

在台灣有線電視產業營運四年後,安博凱準備獲利了結,乃於2010年10月簽約同意出售中嘉給旺中。翌月,安博凱也偕同楊登魁等其他股東將八大電視全部股權賣給殷拓集團,總價款約60億元,相當於八大電視稅前息前折舊攤提前獲利(EBITDA)的七至八倍,與八大電視2008年底的40億元市值相較,增值約50%,安博凱等股東出脫持股獲利甚豐。不過,八大電視出售案順利成交,但中嘉出售案在引起軒然大波後迄今仍未結局。

殷拓集團是1994年創設的瑞典知名私募股權基金,迄今已募得資金逾190億歐元,投資地區跨越北歐、東歐、美國及亞洲等地。2006年成立殷拓大中華基金II,擁有5億3,000餘萬美元資金,投資目標為大中華地區的中型公司,入主八大電視是殷拓在台的首宗投資案。

台灣有線電視產業這幾年間的合縱連橫,有人退場,有人進場,有人出脫,有人接手,輪番上陣,各有盤算。數位匯流的未來發展,是危機也是轉機,究竟誰會是最後贏家,且讓我們拭目以待。

(作者是美國哈佛大學法學博士,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。本文僅為作者個人意見,不代表事務所立場)